洞察
2021-07-26
ABM理论传入中国也有几年了。按照中国速度,现有模式直接复制应该不成问题,整个生态理应被构建好了。但为什么至今中国整个ABM生态仍然是初期阶段?
笔者认为,当ABM在中国本土落地时,必须要充分适应国内市场的特性,因此国外已经成熟的套路和工具到中国大多失效,必须从零开始,而这无疑是耗时耗力的。
- 01 -
数据:来源广、整理难、规矩多
国外商业数据运营相对成熟,当需要人群数据时,可以直接求助专业的服务商,甚至连数据的格式都是统一整理好的,这部分成本相对较低。
但中国市场瞬息万变,一方面数据交易的规定众多,一不小心就可能越界;另一方面,数据很难在单一平台沉淀下来,即便是专业的DMP(数据管理平台)也很难拥有最全面最完善的信息。因此,这就需要用技术或者营销手段来完善数据。
我们目前用到的两类方法主要为:
1. 利用技术抓取和分析
网络上会有许多公开的商业信息和数据,只需利用技术手段将之抓取下来,并进行语义分析等,再将数据清洗、整理后上传至专业DMP平台等,便可用于商业运营。
2. 营销手段
营销人员也可以利用电销、邮件、表单、线下活动、促销专题页等营销方式吸引用户参与,在其知情的情况下精准收集和拓展联系人信息。
另外,需要注意:累积数据时不要过于贪多,切忌一口吃成胖子。比如CRM中已有手机号和姓名,就无需执着于当下立即再获取邮件、职务等信息,可以先把数据存储并利用起来,并利用后续营销动作将之补全完整。
- 02 -
触达&培育:私域唱主角
国外的ABM触达渠道主力是邮件,而国内前有微信、后有抖音,一下削弱了邮件触达培育的效力,直接照搬国外模式的工具几乎注定落地即死。
不论是去线下门店,还是在线上沟通,或者是从抖音下的订单,最终都会回归到微信上。“加个微信”几乎成了每个客户必然会听到的一句标准用语,谁能加到微信,谁就占有了这个私域流量。此外,先进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也让传播和触达有了更大的可能。
当然,我们之前也提出了另一套名为“超私域流量”的理论:与其让流量形式化地待在私域池里,不如直接让它静静地待在所出现的渠道里,当我们想触达的时候直接触达即可。
但不论是“微信”还是“超私域”,亦或者是层出不穷的平台,都注定了国内ABM和国外触达与培育方式大相径庭,如何用本土化的方式、频率,乃至工具培育都是中国营销公司应该去深度思考的。
- 03 -
过程数据:营销效果反馈
在收集完数据并利用数据做营销之后,反馈数据则非常重要,因为ABM理论中也指出需要根据投放效果做营销优化。
然而,ABM理论中的触达其实是非常理想的情况,可理解为“发送即触达”,对触达失败的情况较少剖析。另外,邮件触达的情况中,阅读情况相对很好统计。
在中国式触达中,渠道多样、触达的成功率也不能一概而论,如何多渠道的触达情况并回收这些数据,就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。
以上这些方面,其实是在ABM理论中完全未提及的,只不过在本土落地中,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,有公司将相关功能设计出来,融入到产品之中了。
我们曾经提过的火眼云营销系统里,就有一个进阶的识别功能,即:除了那些主动填写表单的客户,那些只是查看内容却没有留资的客户,也可以通过技术能力识别出相关的信息。
无疑,这种方法让培育过程变得更加透明了,贡献了更多的过程数据。
ABM是一套全球通用的先进营销方法论。但在落地过程中,必须根据各国国情的不同做适应性调整。在欧美,linked可能是商业营销的第一把交易;在中国,微信可能是培育的重阵地。而这也恰好再次说明了,ABM是一套方法论,并不是万能的策略或者营销工具,它的落地有各种可能,但最贴近本土客户需求的工具才是最实用的。
因此,如果中国企业想要做成ABM,无非两个要点:
1. 摸透市场行情
2. 选对营销工具
你觉得,ABM在中国市场落地还有哪些更多的可能?欢迎关注ABM研究院公众号,参与探讨。
上一篇
播客精选 | 第2期:让ABM策略与公司战略一致下一篇
播客精选 | 第3期:客户体验如何定义品牌?随时获取ABM营销干货